专访


 彭立彪:独特气质的作品是艺术家对世界的反应结果




采编、排版  |  miko

监制  |  moe

受邀采访  |  彭立彪

图片提供  |  彭立彪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探索艺术更多的可能性——传统和当代的交错融合,让雕塑语言的本体手法与象征意义贯彻作品始终。独特气质的作品是艺术家对世界的反应结果,这样的作品,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而形成艺术家个人的作品系列。




本期专访艺术家 | 彭立彪

生于1987年,现生活工作于深圳

200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

致力于探索雕塑本体语言与材料观念性的更多可能





最本质的问题是材料



1.您是如何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在成为艺术家早期阶段受到了哪些的影响?


彭立彪:我和国内的大部分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一样,都是从院校体系出来的。在一开始,我很喜欢在博物馆里去学习古典的艺术作品,比如说汉代木雕。中国出土的木雕很惊艳,给我的冲击力很大。我认为雕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写实性,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雕塑家们更多的是在处理材料的问题,也是最本质的问题,所以我会重新思考关于雕塑材料的本质,也同时在考虑其他材料的应用。



《不可描述的和客观的物质》 2019  |   160×45×40cm



2.在艺术的从业生涯中,有没有令您很印象深刻的事情? 


彭立彪:小时候常住在两百多年的木结构老建筑里,而我的有个大舅就是木匠,导致我对木雕的工具,及对木雕创作的环境一点也不陌生。所以上手很快,在毕业后,很自然而然地从事这个以木雕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



《不可描述的和客观的体力劳动》 2021  |  香樟木  |  85x40x40cm



3.到目前为止,您在艺术创作的的过程中取得的乐趣是什么? 


彭立彪:创作中最大的乐趣应该是表达的快感吧,但当成工作之后面对更多的是挑战,反而不会有乐趣了,乐趣只是最初的。



《不可描述的再分解和在构建(三) 》2019-2021 | 香樟木 | 70x55x55cm 





材料是创作的先决条件





4.为什么会把工作室放在深圳观澜?


彭立彪:这不是我主动的,是由各种被动因素决定的,南山的工作室是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被拆迁了而观澜离市区近,生活便利......综合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彭立彪工作室一角



5.您的作品都是选择木头来作为您的创作材料,且大部分都是以香樟木为主的,您在创作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有什么理由吗?


彭立彪:我之前在江西买了很多本地的木头,如果我要做大量的作品,也会被这种材料限制。这种木头越来越少,尺寸也越用越小,所以后面用得比较多的是进口缅甸柚木,不管是尺寸还是产量上来说,都是比较可控的。材料也是我进行创作的先决条件,对于材料在一件作品中的投入成本倒不是很大的问题,对创作一件作品来说,最大的成本其实是艺术家付出的精力与时间。比如在展览《对抗与消解——一个人的空间象征学》门口摆放的第一组作品中,我就是利用了中国传统的根雕方式,我是拿到现成的材料之后才想到用这样一个方式去表达。


除了根雕的部分,作品还结合了我的一些语言符号,这语言符号就来自于中国的古典符号:祥云、龙、古建筑材料等。我把原来的材料原有的属性分解,重新构成,有意图地构建出我的作品。



《是木和石还是炼金之术 》2019-2021 | 香樟树根、石  | 160x100x80cm


《生长》2021 | 桃花心木 | 130x90x80cm



6.您对宗教会有什么看法吗?


彭立彪:我是无宗教信仰的,我更多考虑的是艺术创作,因为古典艺术很难逃出宗教的范畴,宗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了大量的被称作古典艺术作品,尤其是雕塑、壁画,我可以从里面吸取很多的营养。


比如在创作作品《恶果》的时候,刚好是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铺天盖地的新闻,整个世界就像是垮了一样,整个事件让人思考很多,我认为这就像是个表达一个更大层面意义上的轮回一样。



《恶果》2020 |  香樟木 | 125×55×40cm ,70×60×50cm 



7.能和我们说说作品《对抗与消解》背后的故事吗?


彭立彪:这里面的故事其实是关于我的父亲,他经常和我说他14-24岁之间是个铁匠的光辉历史,他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靠着自己的双手养活了一家人。19年,父亲来深帮我带小孩,我想让我的父亲再打一次铁,结合我淘回来的残件佛像,这样的结合重新赋予我作品不一样的意义,就如消逝佛头、或是指代时间,都像一缕青烟飘然而去了,这件作品让人更有想象空间。



《对抗与消解》2019 |  香樟木、 铜 | 260×60×60cm



8.您之前也创作过一系列猫的雕塑,风格上也有很不一样。


彭立彪:是的,《彭立喵》系列是我再2015年期间创作的,那时候工作室有很多的老鼠,我就养了只乌云盖雪的黑白猫,为了感谢它抓老鼠,做了不少彭立喵。



《彭立喵》系列 2016-2018 | 木、香樟木 | 尺寸可变



9.您是怎么看待木雕艺术在国内的发展?


彭立彪:木雕其实一直都存在,我只是刚好用这个方式进行创作,我会更愿意称自己为雕塑家,艺术家是有很多的可能性。表达是艺术家最重要的前提,且艺术家也是要有技术要求的。



10.您如何看待艺术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彭立彪:一个城市这么多的人口,肯定会有一帮子野生艺术家,在其他行业的人看来,这是一帮看起来和这个城市整体节奏不一样的人,社会运转需要打个盹或灵魂出窍。城市需要艺术家,艺术家需要城市。



《大地惊雷》2020 | 不锈钢 LED控制器 声音系统 | 200x200x2530cm(球体)



11.您创作一组作品大概是多久的周期?


彭立彪:这次你看到的作品好多作品从20015年就同时开始做了,在清理材料时就开始进入到一个创作的状态里了,有时候也会放一放,可能放个两三年,就再创作,很多时候是创作的时候就慢慢明确了,所以在时间上我没有完整地统计过。



《卡片女孩》系列 2019-2021 | 花梨木 | 尺寸可变



12.看到您还有创作了一部跨越七年之久的纪录片《记·三个篇章》,为什么会想着做这样的一个纪录片,这里面有什么意义吗?


彭立彪:当时做这个纪录片主要是想对自己每个阶段有个梳理和总结,那其实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影像,影像尤其可以体现时空上的对比。之前在江西,我住在两百多年的建筑里,随着时间的变化,屋子被拆了,我离开了江西老家出走客居,是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塑造了现在的我。



《记·三个篇章》2022  |  视频   |   9’23‘’  



13.在雕塑和纪录片之后,后续会尝试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吗?


彭立彪:当然会,最重要的还是梳理和总结,每个展览结束之后,就会推导出自己下一步要怎么做了。




14.接下来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吗?方便透露一下吗?


彭立彪:关于《对抗与消解——一个人的空间象征学》这个展览的部分延续,会持续去探索和创作。








专访 | 金善珍 :一切源于缘分,大自然是最美丽的艺术品

专访 | 刘懿特ETH :我希望独立创作的艺术精神得以被挖掘与传播

获奖专访 | abC艺术书展:艺术书展应该是城市的文化节日,也是城市艺术文化的一张名片

获奖专访 | 杨志远:影像让我体验到更多不一样的人生,我喜欢人与人之间的羁绊






ABOUT


ARTCLOUD艺术云是全球领先的艺术创意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目前已合作全球3000多位艺术家、艺术Studio,通过兼具全球视野与精准洞察的艺术创意方案,为客户创造最大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ARTCLOUD艺术云的核心业务有艺术创意品牌服务、公共艺术品配置及设计服务、商业文旅产业赋能服务。同时,ARTCLOUD艺术云运营有线下多座艺术馆、iART数据系统和具有全球当代艺术影响力的SAP国际艺术大奖。自成立以来,ARTCLOUD艺术云高速发展,目前也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全新艺术与创意表达生态平台。




合作联系

微信客服


公共艺术品配置与设计服务

ARTCLOUDGrace


艺术创意品牌服务

Artcloud_yishuyun


商业文旅产业赋能服务

Artcloud_xiaoyun


艺术家合作

Artcloud_Han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