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天一
-
1987年 生于河北
2007年—2011年就读于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2年—2015年就读于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主攻工笔人物画方向
师从
何家英,刘泉义,杨沛璋,张见,徐展,陈治等名家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特聘画家
《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
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讲师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幽境》
90×180cm
纸本设色
2014
《山.二》
50×50cm
纸本设色
2014
文|张天一
每一位画者的作品都有其独立存在的意义与私密性,那是一个私人化的空间。而通过我的作品,我也同样希望把观者引入我的世界。我作品的面貌主要以黑白为主。两者间的相互碰撞产生了最经典最神秘的色阶。这也与我想表现的内容相吻合。
《鹅》
50×60cm
绢本
2015
《企鹅》
50×60cm
绢本
2015
《蜘蛛》
50×60cm
绢本
2015
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也是最神秘的生物,这些与众不同的特质便引发我想要创造出一个属于我的精灵般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是独特的,私密的,纯粹的,灵魂与自热是和谐的,美妙的。如同《九歌》中提到的神灵,与我们那么亲近而有那么悠远,与自然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他们有着自由的灵魂,诗一样的生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为伴。
《纱》
50×50cm
绢本设色
2015
《魔幻都市》
200×135cm
纸本设色
2015
《梦》
185×110cm
纸本设色
2015
《朝》
120×200cm
纸本设色
2015
《美君之一》
50×60cm
绢本设色
2016
《美君之二》
50×60cm
绢本设色
2016
《凝》
50×60cm
绢本
2016
我喜欢《桃花源记》的意境,那是嘈杂世间的一汪清泉,幽静安逸,仿佛分不清在那里生存的究竟是人还是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谜一样的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尽量强调这种画面所呈现出的视觉印象,将黑与白晕染的细腻而优雅,有点像是光雾晕化出的景象。一些看似规整跳跃活泼的纹样点缀在画面上,使得每一个对象丰富而精致。
《蝶恋花.一》
30×70cm
绢本
2016
《蝶恋花.二》
30×70cm
绢本
2016
《蝶恋花.三》
30×70cm
绢本
2016
《蝶恋花.四》
30×70cm
绢本
2016
《蝶恋花.五》
30×70cm
绢本
2016
《蝶恋花.六》
30×70cm
绢本
2016
似衣非衣,仿佛吸取了天地万物之精华。虽然画面有着仙一般的意境,但我将对象真实真切的表现出来,从而拉近了人与神的距离,丝毫没有因为这种谜一样的意境而损失了物体的形质,相反使这些形质产生了一种异常的魅力。这种”推推拉拉“”似人似仙“的表现思路,使观者更容易进入这个神秘国度。我这样看待《桃花源记》,似乎带有曲解它的意思,其实是让隐存于心中的意象有一个成立的依据和引导。
《渡》
50×60cm
绢本设色
2017
《花间影》
40×60cm
绢本设色
2017
《无心蝶花入琼苑》
70x140cm
绢本设色
2017
《悠悠思》
50x60cm
绢本设色
2017
《桃夭》
50x60cm
绢本设色
2017
《雀神》
40x40cm
绢本设色
2017
《云中仙》
50x60cm
绢本设色
2017
《云中仙之二》
60x70cm
绢本设色
2017
《Memory》
30x70cm
绢本设色
2018
《半面妆》
30x70cm
绢本设色
2018
我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它们像谜一样深深吸引着我,在这个文学国度中,它让我的情绪自由驰骋。在我的作品中,除了保留传统工笔画最基本的勾线渲染方法,也融入了一些平面设计理念,在不影响整体韵味和气息的同时,为了加强画面的意境和美感,我并非照抄自然界原有物象形态,而是经营了画面中一些独特的形块,并将其点缀了一些平面纹样或色块。于是,这一个人,一只蝴蝶的塑造,已远远超越普通意义上的一个人,一只蝴蝶了。
张天一希望用自己的画作,营造一种纯洁、神圣的情绪,简约但不简单,通过细腻的勾勒与女性特有的画面感,与观者有一个共鸣。